为什么秋冬更易发生脑梗?如何预防脑梗?

天气转凉,又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。医生们发现,近期因脑梗等急症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。脑梗发病急、进展快,每延误一分钟救治,就有近200万个脑细胞死亡。如果错过4.5小时的黄金救治时间,可能留下偏瘫、失语等后遗症。

为什么秋冬更易发生脑梗?

气温降低会使血压升高,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,容易导致血管斑块脱落。同时,低温会让血流速度变慢,更容易形成血栓。

秋冬季节人们往往更偏爱高油高盐的食物,户外活动减少,饮水量也不足,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血液黏稠度,提升脑梗发生的风险。

三个信号提示脑血管可能堵塞

在脑血管完全堵塞前,很多人会经历"小中风",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。虽然症状通常在几小时内缓解,但这是中风的重要预警信号,必须高度重视。

出现以下症状要立即就医:

1.视力突然模糊,单眼或双眼短暂发黑,甚至暂时失明

2.单侧身体、面部或肢体出现麻木、刺痛,行走困难,步态不稳

3.说话含糊不清,词不达意,突发眩晕,意识或记忆出现障碍

五类人更易发生脑梗

研究表明,脑梗高发人群通常有以下特征:

饮食不当

长期高盐、高糖、高脂饮食会持续损伤血管。研究显示,每天少吃3克盐,脑梗风险可降低20%。吸烟者的中风风险更是高出2-3.5倍。

建议: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,少吃加工食品,控制糖分摄入,积极戒烟。

久坐不动

每天静坐超过8小时,脑梗风险增加20%。久坐会减慢血液循环,增加血栓形成几率。

建议:每小时起身活动3-5分钟,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。

长期饮水不足

身体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,研究显示脱水可使脑梗风险增加近2倍。

建议:晨起喝杯温水,按体重计算每日饮水量(体重公斤数×30毫升)。

脑小血管病变

长期高血压、糖尿病会损伤脑部小血管。这类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头晕,甚至没有症状。

建议:定期体检,控制血压、血糖,保持情绪稳定。

夜间血压异常

部分人夜间血压不降反升,这类人群脑梗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。

建议: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诊,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时间。

秋冬季节预防要点

  1. 避免突然发力:不要猛回头,早晨起床要缓慢

  2. 控制洗澡时间:不超过15分钟,避免饱餐或饥饿时洗澡

  3. 注意保暖:早晚及时添加衣物

  4. 科学锻炼:高血压人群建议上午10点后运动

  5. 保持情绪稳定:避免激动,培养平和心态

脑梗虽然发作急,但本质上是一种慢性病。在高发季节,高危人群要特别留意身体信号,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才能有效预防危险发生。记住,预防永远胜于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