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经常油油的是什么原因?日常怎么护理?
- 养生知识
- 24天前
- 35热度
伸手摸摸耳朵背面和边缘,是不是总能摸到一层油乎乎的“泥”?不少网友吐槽,这些混着油脂的分泌物,有时甚至能积满指甲盖。这些油腻的污垢究竟是什么?日常该如何清洁护理?一起来听听皮肤科专家的解答。(综合自皮肤科医生科普)
耳朵上的油垢是什么?
根据皮肤科医学知识,我们的耳部皮肤,特别是耳甲腔和外耳道区域,分布着丰富的皮脂腺。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杨希川解释:皮脂腺会分泌油脂,这些油脂既能锁住皮肤水分,又能形成保护膜,阻挡灰尘和病菌入侵。
从耳廓上擦拭下来的油垢,其主要成分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分泌的油脂相似,但油脂含量相对更高。为什么耳朵这个部位特别容易堆积油垢?专家指出,耳廓结构复杂,沟壑较多,加上这个部位通常清洁不到位,自然就容易藏污纳垢。
此外,杨希川医生补充,外耳道内还有一种特殊的腺体——耵聍腺,它会分泌淡黄色黏稠液体。这些分泌物与脱落的皮肤细胞、细菌等混合后,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耳屎(医学上称为耵聍)。

为什么你的耳朵比别人更油?
根据临床观察,油耳现象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:
1、遗传因素
专家指出,皮脂腺的活跃程度和耵聍类型(干性或油性)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,就像肤质会遗传一样。
2、激素水平
据医学研究,雄激素是刺激皮脂分泌的重要因素。当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时(如青春期、女性月经周期前后、压力大、熬夜期间),皮脂分泌就会变得旺盛。
3、生活习惯
饮食方面,高糖、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可能刺激皮脂分泌。此外,长期熬夜、精神压力大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,从而加剧出油情况。
日常护理注意事项
杨希川医生特别提醒,耳朵容易出油的人,不建议频繁掏耳朵,更不要使用强力清洁产品或酒精擦拭,这样会破坏皮肤的自然保护屏障。
过度清洁可能导致皮肤反射性地分泌更多油脂,形成“越洗越油”的恶性循环,甚至可能引发毛囊炎、外耳道湿疹等问题。如果出现异常出油并伴有瘙痒、红肿或听力下降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
正确的清洁方法
对于耳廓上的油脂,专家建议:
-
可用湿棉柔巾轻轻擦拭耳廓表面
-
日常洗脸时可顺带清洗耳廓,但要注意避免水流入耳道
-
不要经常掏耳朵。耳朵本身具有自洁功能,大部分耳屎会通过咀嚼、说话等日常活动自然排出
杨希川医生表示,如果需要清洁,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的多余油性分泌物,但不要将棉签伸入耳道深处,以免将耳屎推得更深,导致耳道堵塞。
如果已经出现耳道堵塞或不适感,建议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,医生会使用专业方法(如耵聍溶解剂、冲洗等)进行清洁处理。
记住,适度的清洁和正确的护理方法,才能让耳朵保持健康状态。如果对耳朵出油问题特别困扰,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