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一杯牛奶,真的能强健骨骼吗?科学真相来了
- 养生知识
- 2025-10-14
- 43热度
“多喝牛奶对身体好”——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。从学校的营养餐到各种广告宣传,牛奶长期被视为健康饮食的必备品。但近年来,关于牛奶是否必需的讨论越来越多。它真的如传说中那样能强健骨骼吗?我们到底该不该喝?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一、牛奶补钙:传统认知与现实差距
牛奶能强健骨骼的说法,主要基于它富含钙质。一杯全脂牛奶大约含有300毫克钙,而钙确实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。但问题在于:补钙和强健骨骼之间,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。
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和营养学教授沃尔特·威利特博士指出,过去支持牛奶补钙效果的研究多属短期研究,且不少受到乳制品行业资助。这些研究发现,当钙摄入不足的人增加奶制品摄入后,骨密度最多能提升3%。但这个增幅太小,不足以显著降低骨折风险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:不同国家对钙摄入量的建议差异很大。美国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1000-1200毫克钙,而英国仅建议700毫克。这种差异本身就说明,科学界对“到底需要多少钙”还没有统一答案。

二、这些研究结果,可能让你意外
2020年发表的一项跨国研究显示,髋部骨折率最低的国家,恰恰是牛奶消费量最少的地区。多项研究的综合分析也发现,多喝牛奶与降低骨折风险之间并没有明显关联。
当然,这些研究不能证明牛奶对骨骼健康完全无用。日内瓦大学医院骨病科前主任雷内·里佐利博士解释,要确证牛奶能否预防骨折,需要专门的临床试验,而这类试验目前还很少。
专家们一致认为:整体饮食质量和运动习惯,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可能比单纯喝牛奶更重要。只靠喝牛奶,无法消除骨折风险。
三、哪些人更需要关注钙摄入?
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,不必过分追求高钙摄入,但有两个群体需要特别关注:
-
9-18岁的青少年:处于快速生长期,对钙的需求量较大
-
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:骨密度自然下降,需要更多钙质
营养学家克里斯托弗·加德纳博士解释,当人体缺钙时,会通过增强肠道吸收和减少排泄来适应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这种调节能力会下降,身体可能不得不从骨骼中提取钙质,导致骨骼变脆。
2021年一项针对养老院老人的研究显示,将每日乳制品摄入量从2份增加到3.5份后,跌倒风险降低11%,骨折风险降低33%。不过研究人员也承认,这可能是由于老人们整体营养状况改善,不单单是牛奶的功劳。

四、如果不喝牛奶,如何保证钙摄入?
好消息是:牛奶不是钙的唯一来源。纽约特殊外科医院的营养流行病学家杰里·尼维斯表示,很多食物都能提供优质钙:
-
发酵乳制品:酸奶、奶酪(对乳糖不耐受者更友好)
-
豆制品:豆腐、豆奶
-
鱼类:沙丁鱼、三文鱼(特别是连骨吃的)
-
蔬菜:羽衣甘蓝、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
-
强化食品:强化橙汁、强化植物奶
一份1.5盎司的切达奶酪的钙含量就相当于一杯牛奶,而且奶酪还含有益生菌,对肠道健康有益。

五、到底该不该喝牛奶?专家建议
尼维斯博士的建议很中肯:“如果你喜欢牛奶,而且喝了没有不适,那就继续喝。如果你不喜欢或者不能耐受,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替代品。”
重要的是保证整体饮食均衡,而不是迷信某一种“超级食物”。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群体(约占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),强迫自己喝牛奶反而可能引起腹胀、腹泻等不适。
牛奶可以作为便捷的钙来源,但不必神话它的功效。保持多样化的饮食、适量运动,比单纯追求喝多少牛奶更重要。毕竟,真正的健康从来不是靠单一食物实现的,而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和均衡生活的基础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