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,该怎样调理?
- 中医养生
- 12天前
- 20热度
咱老祖宗中医里讲,脾胃在五行里属土,就在咱们身体的中焦位置。脾胃都是“气血生化之源”,一起承担着把食物变成气血的重任,是咱们身体的“后天之本”,给五脏六腑还有整个身体的运转提供滋养。
可日常生活中,好多事儿都可能伤到脾胃。就说饮食吧,有的人吃饭没个节制,要么暴饮暴食,要么过食那些肥腻的东西;还有的人呢,整天忧思劳倦,心里事儿太多,累得不行;还有些人偏食偏嗜,只爱吃肉或者只爱吃素,饥一顿饱一顿的;再加上现在好多人缺乏运动,一天到晚坐着,这些坏习惯都可能让脾胃受伤。咱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,都得消耗大量能量,这些能量都得靠吃东西转化成气血,而这转化过程就得靠脾胃一起完成。
所以老话说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,这话太有道理了。脾胃要是受损了,身体根本吸收不了营养,还连累其他脏腑也跟着出问题,时间长了,身体就容易生病,寿命也可能受影响。可见脾胃对咱们有多重要。
那脾胃出问题,身体会有啥表现呢?
第一,食欲不振、腹胀腹痛。脾虚的人,胃口特别差,稍微吃多一点、吃硬一点,就感觉消化不了,吃完饭肚子胀得难受,有时候还会肚子疼。这类人身体一般比较弱,血压常年都低。
第二,大便异常。胃寒和胃热的人,大便情况不一样。胃寒的人,大便常常不成形,稀稀拉拉的;胃热的人呢,食物残渣在肠道里走得慢,水分都流失了,就容易便秘。
第三,面黄肉松易疲劳。脾胃虚弱的人,肌肉松松垮垮的,没啥弹性,要么肌肉少肥肉多,脸色蜡黄没光泽,还特别容易疲劳,头发也掉得厉害,整个人看着比实际年龄老。要是长期脾虚,还会影响到肾,出现既怕冷又怕热的情况,像心烦发热、容易出汗,又畏寒怕冷、手脚冰凉。
第四,睡眠障碍或饭后犯困。脾负责管理咱们身体的气血,给心脏供应能量。要是脾出问题了,不能正常益气生血,心血就会失调,人就会心慌、睡眠不好。还有的人吃完饭就困得不行,头晕乎乎的,这也是脾气虚,“升清降浊”的功能失调了。
第五,过瘦或过胖。“胃火盛”导致的脾虚,人会“能吃却瘦”;要是久坐不运动伤了脾,就会“少食而肥”。脾胃消化不好,食物里的垃圾毒素就堆积起来,代谢也会出问题,人就越来越胖,要是堆积在肝脏里,还会变成脂肪肝。
第六,易患呼吸系统疾患。有句话说“四季脾旺不受邪”,肺气好不好,得看脾胃强不强。脾胃虚的人,肺气也跟着虚,就容易感冒,还可能得其他呼吸系统疾病。
脾胃不好,身体还会发出其他信号。比如说鼻头,它俗称“面王”,能反映脾胃的情况。要是鼻头是明亮、润泽的淡黄色,说明脾胃没啥问题;要是出现青色、青紫色、黑色或者过于苍白,那就说明脾胃有病了,而且病情还在发展。这些年我在门诊发现,黑鼻头的患者还不少呢。
还有,“脾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”。脾气足,口唇就红润有光泽,皮肤也有弹性;脾气虚,口唇就淡白没光泽,甚至萎黄,还经常脱皮。脾热的人,口唇发红;脾里津液不足,口唇就发干,甚至干裂;要是脾里有气血瘀滞,口唇会发暗甚至青紫。
脾胃属土,正常人的脸应该是明亮、润泽的黄色,还带点红色。要是黄色太明显、太淡,或者只有黄色,或者和青黑等颜色一起出现,那就是身体有病了。
看舌头也能知道脾胃好不好。一是看舌体,看看大小、胖瘦和灵活度;二是看舌苔,看颜色和厚薄。正常人的舌质是淡红色,舌质偏淡是血虚,偏红是体内有热,发紫是有淤血。正常舌苔是薄白苔,不燥不滑。舌苔黄是体内有热,白润是有寒,厚腻白苔满布是体内湿气重。
另外,下眼睑水肿,也就是“大眼袋”,说明脾胃虚弱;食指能反映脾胃功能,食指弯曲,也说明脾胃不太好。
脾和胃虽然是不一样,但它们关系可密切了,互为表里。胃就像个粮仓,先把吃进去的食物初步研磨、消化;脾就像个运输公司,把食物再进一步消化,取其精华,去掉糟粕,把营养物质运到全身。
那脾胃不好,该怎么调理呢?俗话说“脾胃病三分治、七分养”。
“食后行百步,常以手摩腹”,肚子得经常揉。揉腹能增强胃肠蠕动,缓解便秘,改善腹部肥胖,还能助眠。方法很简单,平躺着,放松身心,把一只手直接贴在肚皮上,另一只手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,双掌重叠放在肚脐部位,按左下右上的方向转100次。
还有个穴位叫足三里,有句话说“常按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。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,每次按5分钟,每分钟按15 - 20次,经常按摩能补中益气、疏通经络、匡扶正气。
脾胃是咱们身体的“大管家”,大家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,这样才能健健康康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