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冬季如何护膝?选对运动+饮食调理,科学应对关节病
- 人群养生
- 4小时前
- 3热度
俗话说“人老腿先老”,这里重点强调的便是骨关节,特别是膝关节的衰老问题。骨性关节病,也就是骨关节炎,在中老年群体中极为常见,属于多发病。
人体的关节有滑液保护,骨头末端有软骨包覆。然而,骨关节病却因多种因素引发,像老年性退行性改变、增生、外伤、髋及骨盆疾病、关节失稳、关节内骨折以及过度肥胖等,都会致使关节软骨损坏,出现软骨变薄与脱落的情况,进而引发关节疼痛、变形、功能障碍以及行动受限。
临床数据显示,65岁以上人群中,骨关节炎患病率高达68%。而且,季节对该病影响显著,冬季是骨关节病复发和高发的季节,对老年患者而言,冬季无疑是一场严峻考验。风、寒、湿、累是诱发骨关节病的重要因素,预防需从这些方面着重入手:
注重保暖,悉心呵护关节
要防止受寒、受潮,冬季不宜在寒冷室外长时间停留,保持室内干燥,不穿潮湿衣裤和袜子。衣服应选择保暖透气的棉毛面料,膝关节、肘关节和腰部最好穿加厚处理的棉衣、绒衣;衣袖、裤腿长度要能保护腕关节和踝关节;颈部保护可选择相对宽松的高领绒衣;冬季外出务必佩戴手套、帽子和围巾。
适当锻炼,增强身体素质
冬季,不少中老年骨关节病患者因怕冷而停止户外锻炼。实际上,冬季锻炼既能增强体质、抵御疾病,又能通过户外日照促进钙质吸收。肥胖的老年人更应积极锻炼,减轻体重以减少关节负担。不过,老年人锻炼要适时、适度,最好选择上午阳光充足、温度最高的时段,运动项目宜选慢走、游泳、太极拳、广播体操等柔和运动,避免速跑、跳跃、急转以及爬山、爬楼梯和长距离行走等运动,锻炼时间以30分钟为宜。
作息规律,注重饮食调理
骨关节病患者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睡眠,做到劳逸结合,避免长期伏案或从事重体力劳动,以防旧疾复发加重。饮食上,要限制饮酒,多吃富含钙和胶质的食品,如奶制品、豆类、绿叶蔬菜、带骨罐头鱼等,增加钙吸收,防止骨质流失;富含硒、镁及维生素A、E的食物,如海产品、蛋、蔬菜、马铃薯、坚果、粗粮等,可保护和修复关节,促进血液循环。
积极乐观,保持良好心态
冬季色彩单调,阴冷多云天气易使人情绪低落。骨关节病人常因高发季节来临而背负思想包袱,情绪低落会致血液循环不畅,增加患病几率。患者可多听舒缓音乐,多想积极之事,有意识地调整心情。
科学治疗,选择合适方法
对于骨关节病的治疗,中老年人应适当补充钙剂;更年期、绝经期女性除补钙外,还需适当补充雌激素;关节扭伤者要使用活血化瘀药物。理疗对骨关节炎疗效显著,急性期以止痛、消肿和改善功能为主,慢性期以增强局部血循环、改善关节功能为主。针灸、按摩、推拿、热疗等传统方法,也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症状。病程长、症状重、年龄大、关节功能障碍明显的患者,应及早就医,必要时可采取关节镜下关节滑膜切除与清理、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