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心梗高发是什么原因?冬季如何预防心梗?
- 四季养生
- 8天前
- 17热度
随着冬季来临,心梗发生率开始明显上升。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周滔指出,秋冬季特别是立冬过后是心梗高发期,而清晨更是需要特别警惕的时段。数据显示,北方高寒地区冬季心梗发病率上升尤为明显,这种情况会持续到次年1月后才缓慢下降,到3月时发病率已明显低于秋冬季节。
冬季心梗高发的三大原因
心肌耗氧量增加
寒冷天气会使人体末梢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升高,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。这种情况下,心肌耗氧量会显著增加,加重心脏负担,容易诱发心肌缺血。同时,冷空气还会刺激交感神经,进一步增加心肌细胞的耗氧量。
血管收缩或痉挛
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引起冠状动脉骤然收缩或痉挛,导致心肌急性缺血缺氧。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较长时间,就可能诱发心肌梗死。
生活方式改变
冬季人们户外活动减少,同时倾向于摄入更多高脂肪食物。这种"吃得多、动得少"的模式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,血液循环速度减慢,容易形成血栓,从而增加心梗发生的风险。

识别心梗的典型症状
与影视剧中表现的立即昏倒不同,现实中大部分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伴大汗。
具体表现包括:
-
疼痛部位在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处
-
疼痛感表现为绞痛、压榨痛或紧缩感
-
疼痛范围约一个巴掌大小
-
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,甚至数小时不缓解
-
伴随出汗、恶心和有濒死感
五个容易被忽视的不典型症状
心梗发作前一周左右,身体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先兆,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其他问题。
嗓子不适
表现为嗓子有紧缩感或堵塞感,可能伴有出汗,与普通咽喉炎有明显区别。
牙痛
疼痛剧烈但没有明确牙病,疼痛部位模糊且涉及多颗牙齿,服用止痛药或进行牙科处理都无法缓解。
肚子痛
上腹部或肚脐周围出现压迫感、灼烧感,可能伴有腹泻、恶心。这种腹痛持续不缓解,且使用胃药无效。
背痛
部分患者疼痛会放射到后背,出现持续性背痛,女性患者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。
肩痛
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、左臂内侧、小指及无名指,可能在心梗发作时出现,也可能在发作前数天就出现不适。

急救措施与预防方法
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约为2小时。如果怀疑心梗发作,应立即拨打120。在等待救护车期间,让患者卧床休息,不要活动,以减轻心脏负荷。有条件的话,应监测血压、呼吸、脉搏和心率等指标。
为了帮助心脏安全过冬,建议做好以下八件事:
注意清晨防护
早上6点到10点是心梗高发时段。起床动作要轻缓,醒后可以喝200毫升白开水缓解血液黏稠,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最好将晨练时间推迟到10点以后。
避免突然发力
心梗常发生在需要突然发力的时刻,如厕、搬东西、回头时都要控制力度,避免用力过猛。
保持充足水分
每天饮用1500-2000毫升水,分多次小口慢饮,防止血液黏稠。

合理控制饮食
不宜盲目进补,要适当控制羊肉、火锅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。将"坏胆固醇"控制在合适范围内。
戒烟限酒
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诱因,酒精摄入与高血脂、脑溢血风险相关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从温暖室内到户外吸烟时的冷热刺激容易引发心梗。
管理情绪健康
及时释放压力,通过适当方式排解不良情绪。
控制食盐摄入
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,少吃腊肉、熏鱼等高盐食品。
科学安排运动
每周进行3-5次、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,如快步走、骑车、慢跑等。冬季不宜频繁进行剧烈运动,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谨慎。
通过了解这些预防知识和急救措施,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心血管健康,平安度过这个冬天。如果出现可疑症状,务必及时就医,争取最佳治疗时机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