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术的功效与作用
- 养生食材
- 8天前
- 9热度
白术,作为一味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中药材,在传统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。它源自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,经过炮制后入药,其性温,味苦、甘,归脾、胃经。自古以来,众多医学典籍都对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有所记载和阐述,它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。
1、健脾益气
白术味甘性温,归脾胃经,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。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、饭后腹胀、大便稀溏等症状,常与党参、茯苓配伍使用。现代研究表明,白术中的苍术酮等成分可促进胃肠蠕动,改善消化吸收功能。
2、燥湿利水
白术具有显著的祛湿作用,适用于水湿停滞导致的肢体浮肿、痰多咳嗽。对于慢性肾炎水肿或更年期女性下肢浮肿,常与泽泻、猪苓等利水药同用。其利尿作用可能与调节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关。
3、固表止汗
白术能收敛肌表卫气,治疗气虚自汗症状。夜间盗汗或稍动即汗出的患者,可配伍黄芪、防风组成玉屏风散。实验显示白术多糖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,减少异常汗液分泌。
4、安胎止漏
对于妊娠期胎动不安或先兆流产,白术常与桑寄生、续断配伍。其安胎机制可能与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关,但孕妇使用须严格遵医嘱,避免与活血类药物同用。
5、调节免疫
白术中的白术内酯等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,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。临床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术后体虚患者的辅助治疗,常与黄芪、防风等组成扶正固表方剂。
以下是几种常见且效果显著的搭配方案:
1.白术与茯苓:这是中医经典的健脾祛湿组合。茯苓利水渗湿,白术健脾燥湿,二者协同可改善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等症状,常用于四君子汤等方剂,对慢性胃炎、肠易激综合征伴有湿浊中阻者尤为适宜。
2.白术与黄芪:此搭配能显著增强补气健脾效果。黄芪补肺脾气,白术健脾燥湿,合用可治疗脾气虚弱所致的倦怠乏力、久泻脱肛。临床常见于补中益气汤配方,对术后体虚、慢性腹泻等气血不足证候有协同增效作用。
3.白术与陈皮:侧重理气健脾。陈皮理气调中,白术健脾益气,合用既能补脾又防气滞,适用于脾胃虚弱兼气滞的脘腹胀满、嗳气食少。这一组合常见于异功散等方剂,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脾虚气滞者效果显著。
4.白术与当归:当归补血活血,白术健脾燥湿,二者搭配能补血健脾、保肝利胆,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虚寒腹痛、眩晕心悸等病症。
使用白术时需注意,阴虚内热或实热证患者不宜单独使用。常规煎服用量为6-12克,燥湿利水宜生用,健脾止泻宜炒用。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配伍使用,避免与藜芦、桃仁等药物同用。保障用药安全与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