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慌心悸不用慌!老祖宗传下的安心茶,总有一款适合你
- 养生饮食
- 1天前
- 9热度
药茶疗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疾病防治手段。它以茶或者茶搭配特定的中药、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作为原料,经过加工制成茶剂供人饮用。
茶剂的核心原料是茶叶。茶,不仅是人们日常的饮品,更是拥有悠久药用历史的药物。早在两千年前,《神农本草经》就把茶叶列为重要药物,记载其“味苦,饮之使人益思、少卧、轻身明目”。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中毒,正是依靠茶才得以解毒。唐代顾况在《茶赋》中总结茶叶能“滋饭蔬之精素,攻肉食之膻腻,发当暑之清吟,涤通霄之昏寐”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茶最能降火。
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茶叶,认为它具备清热解毒、止渴利尿、提神醒脑、清心明目、消食助运等诸多功效。药茶除了使用茶叶外,还广泛采用其他食物和中药,以复方形式来治疗疾病,因其服用便捷、口感宜人、不良反应少而备受人们喜爱。如今,药茶的研制发展迅速,应用范围持续扩大,对心悸等病症有着良好的疗效。
心源性疾病引发的心悸
八仙茶:主治心悸倦怠、少气懒言等症状。由细茶、芝麻、花椒等多种原料组成,研成末拌匀后,每次服用3匙,每日2次,用开水冲服。
党参红枣茶:适用于心悸气短、头晕乏力等情况。取党参20g、红枣10 - 20枚、茶叶3g,洗净后一同煮水代茶饮用。
枳壳顺气茶:主治心悸气短、心胸痞闷胀满等。将枳壳、当归、白术等研末,每日取10g袋装,与水同煮代茶。
枣仁宁心茶:针对心悸易惊、心烦失眠等。把炒枣仁、龙眼肉、茶叶洗净袋装,一同煮水代茶。
红参大枣茶:主治心悸怔忡、胸闷不舒等。将红参、大枣、甘草等放入沙锅,加水煎煮40分钟后加入红糖调匀代茶饮用。
玉竹茶:适用于心悸气短、口干乏力等。把玉竹与茶叶放入沙锅,加水煮约30分钟,去渣留汁代茶饮用。
山楂丹参茶:主治心悸胸痛、疲乏无力等。山楂去核切片,丹参切片,放入炖杯加水煎煮15分钟,去渣留汁加白糖、茶叶拌匀代茶饮用。
洋参龙眼茶:主治心悸、口干微热等。将桂圆肉、西洋参放入锅内加水煎煮约30分钟,加入茶叶调匀代茶饮用。
枣仁枸杞茶:主治心悸气短、失眠健忘等。酸枣仁、枸杞子等去杂质洗净,加水煎煮约25分钟,加入白糖、茶叶调匀去渣留汁代茶饮用。
红果茶:主治心悸胸闷、坐卧不安等。把红果片、丹参、麦冬放入杯中,用沸水浸泡,闷30分钟后饮用。
甲亢导致的心悸
苦心茶:症见心慌气短、烦躁不安等。将黄连、香附研成细末,每日服用8g,与水同煮代茶饮用。
金银花茶:把金银花、菊花、山楂洗净,放入沙锅加水煎汤,去渣取汁调入蜂蜜即可。
山楂益母茶:将山楂、益母草烘干研成粗末,与茶叶混合均匀,用沸水冲泡。
贫血引发的心悸
养血稳心茶:症见心悸不眠、面色晄白等。取大枣、炒枣仁、龙眼肉、茶叶适量,洗净同煮代茶饮用。
黄芪茶:将黄芪洗净后,与茶叶同煮代茶饮用。
其他原因造成的心悸
镇心茶:症见心中悸动、惊惕不安等。把党参、山药、酸枣仁洗净同煮代茶饮用。
宁心茶:将丹参、川楝子、炒枣仁研成细末,每日服用10g,与水同煮代茶饮用。
注意事项
年老体虚者、慢性病患者在使用药茶时,应长期少量饮用,避免一次大量饮用。药茶应当日冲泡饮用,次日需洗净杯具后再制作新茶。
药茶疗法,凭借自然之味,调理身体之疾。在悠然享受茶香的同时,收获健康与安宁。不过,在使用药茶前,最好咨询专业医生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