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用药八大误区,很多人第一条就中了!
- 养生知识
- 5天前
- 15热度
“你血压咋样啊?吃的啥降压药?”如今,随着生活水平蹭蹭往上涨,高血压成了中老年人聚会时热议的“经验交流话题”。专家说,高血压可是引起脑卒中、冠心病、肾功能衰竭这些要命病症的重要危险因素。可不少人对高血压防治知识存在误区,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,可别再踩这些坑啦!
凭感觉吃药,大错特错
有些朋友被诊断出高血压,可自己没啥头疼、头晕的不舒服,就觉得血压高点儿没事,不用吃药。这可大错特错啦!不管有没有症状,血压升高对人体健康都有害。只要确诊了,就得乖乖听医生的话,该吃药吃药,可别由着自己的性子来。
害怕过早服药,实则耽误病情
不少年轻患者被查出高血压,心里就犯嘀咕,觉得一旦吃药就得吃一辈子,还怕产生耐药性。其实啊,降压药可不会产生耐药性。血压控制得越早,对血管的保护就越好,能大大降低脑梗、心梗这些风险,远期治疗效果杠杠的。
血压正常就停药,危害大无穷
有些高血压患者吃药后血压降到了正常,就擅自停药。这可不行!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,波动太大,对心脑肾这些重要器官伤害更大,甚至可能引发脑卒中,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。
单纯靠药物,忽视生活方式
部分患者觉得,只要按时吃药就万事大吉了。其实啊,药物治疗得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。要是吃药还继续过量饮酒、抽烟、吃高盐高脂食物,血压根本控制不好,血管也会继续受损,再好的药也白搭。
降压越快越低越好?错!
有些人发现血压高了,就想着赶紧降下来,甚至要求静脉点滴降压药。这可太危险啦!除非是高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主动脉夹层、高血压危象这些危险情况,一般降压得慢慢来,用药后4到12周达到目标值就行。血压降得太快、太低,容易引发脑中风这些缺血性事件,尤其是老年人。
只服药不看效果,白搭
有些朋友以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,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。去医院测血压嫌麻烦,在家测又觉得不准,就忽视定期测量。这可不行!药物治疗后还得经常监测血压,在医院测的只是偶测值。高血压患者或者家人得学会正确测血压的方法,在家不同时间和状态下多测几次,每周至少测一次,做好记录,就诊时给医生参考。
自行购药服用,盲目又危险
有些患者不按医嘱服药,听病友或者药店推荐用药,或者偏信广告里的“神药”。还有人觉得价格越贵的药越好,一味追求新药、特药,或者看别人吃啥药有效就跟着买。这可太盲目啦!人体体质和病情都不一样,错误用药可能掩盖病症,延误治疗,严重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。确诊高血压后,一定要去正规医疗单位,根据自身情况选合适的降压药。
轻信偏方和保健品,得不偿失
有些患者害怕西药有副作用,就轻信偏方和保健品。可有些偏方疗效不确定,有没有毒副作用、药物配伍合不合理,普通老百姓根本分不清。还有那些鼓吹能降压的保健品,大多没啥明确的降压作用,就算有也很微弱,根本达不到治疗目标,可别盲目使用。
专家建议,临界高血压的朋友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,通过改变生活方式、喝中药代茶饮、穴位按摩保健等方法让血压维持正常,暂时不用吃药。确诊的高血压患者,必须听医生的话,规律、长期服药,可别自行停药、减药、换药,不然可要出大问题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