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有哪些症状?怎么控制血糖?
- 养生知识
- 8天前
- 17热度
得糖尿病的人不少,但能正确面对、科学管理的人却不多。很多人在调理过程中走了弯路,用错了方法。这篇文章,我们就围绕大家最关心的三个问题——病因是什么、有什么症状、怎么控制血糖,来聊一聊。最后我也会分享一些实用的个人经验。
一、为什么会得2型糖尿病?
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。举个例子,如果双胞胎中有一个得了1型糖尿病,另一个患病的概率大概是40%;但如果得的是2型糖尿病,那另一个患病的概率就会提高到70%。所以,家里有糖尿病史的,要特别留意。
除了遗传,肥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。尤其是腹部肥胖(也就是肚子大、腰围粗)的人,比脂肪堆积在臀部或大腿的人,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。年龄也有关系,大约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在55岁之后发病的。
另外,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、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(比如吃得多、动得少)、以及某些环境因素,也都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二、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?
糖尿病症状主要跟血糖水平异常有关,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两种情况。
高血糖指的是空腹血糖超过6.1mmol/L,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7.8mmol/L。常见症状有口渴、多饮、多尿、容易饿、体重下降等。
低血糖则是指空腹血糖低于2.8mmol/L,可能会出现心慌、手抖、出冷汗、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
要注意,不是一有这些症状就代表得了糖尿病。正常人偶尔也可能因为饮食、运动或身体状态出现血糖波动。但如果你反复出现这些情况,建议尽早检查血糖。
三、确诊后,怎么控制血糖?
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,导致血糖升高。治疗上一般需要结合药物、胰岛素、饮食控制和运动。
用药方面一定要听医生的,每个人情况不同,不能随便用药。而饮食和运动,是每个糖友都能自己掌握的基础管理方式。
很多人一听说糖尿病,第一反应就是“不能吃糖”。这个观念其实不全面。血糖控制的关键,是维持胰岛素、食物摄入和运动量三者之间的平衡。如果胰岛素打多了,或者运动量突然增大,反而需要适当补充糖分,防止低血糖。
所以,不是完全不能吃糖,而是要学会在合适的时间、合适的量内调整饮食。每个人对食物、药物的反应不同,要通过监测血糖,慢慢找到自己的平衡点。
最后分享几点经验:
-
买个血糖仪,定期测血糖,了解自己的身体反应。
-
记录每天的饮食、运动和用药情况,方便调整。
-
不要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,稳定比什么都重要。
-
有疑问及时问医生,别自己乱调药。
控糖是一辈子的事,但只要方法对,完全可以正常生活。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