胫骨内侧髁炎有什么症状?如何治疗胫骨内侧髁炎?

很多人在开始跑步健身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:本想通过跑步强身健体,没想到跑着跑着膝盖内侧却开始肿痛。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胫骨内侧髁炎的原因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,帮大家找到解决之道。

一、为什么会得胫骨内侧髁炎?
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病的成因。在我们的骨骼表面覆盖着一层骨膜,它富含血管和神经,对骨骼起着保护和营养作用。平时走路、慢跑时,骨膜承受的牵拉力在正常范围内。但当我们突然增加跑步强度、距离或频率时,骨膜受到的牵拉力就会超出承受范围,导致局部组织发炎、充血水肿,从而引发疼痛。

这种情况在刚开始跑步的人、突然增加训练量的跑者中特别常见。很多人在学校操场、公园步道跑步后出现膝盖疼痛,往往就是这个原因。

 

二、一个真实案例

我有个朋友,听说跑步有益健康,就每天在小区跑步5-6公里。结果不到两周,右膝内侧就肿了起来,连正常走路都困难。去医院检查后,被诊断为右膝胫骨内侧髁炎,原因就是运动量突然加大导致骨膜发炎。

三、如何判断是不是得了胫骨内侧髁炎?

胫骨内侧髁炎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:

疼痛位置很明确:在膝关节内侧,能准确指出疼痛点;

通常没有扭伤史:不是突然一下扭伤,而是逐渐加重的疼痛;

活动时加重:跑步、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;

休息后缓解:停止运动后疼痛会减轻;

局部有压痛:用手按压疼痛部位会感到明显疼痛;

可能伴有轻微肿胀:疼痛部位可能稍微肿起来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病和膝关节滑膜炎不一样。滑膜炎通常是整个关节都肿,而胫骨内侧髁炎的肿痛范围比较局限。

四、得了胫骨内侧髁炎该怎么办?

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胫骨内侧髁炎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:

第一步:立即休息

停止跑步和其他会加重疼痛的运动,给受伤部位充分的恢复时间。继续勉强运动只会让伤势加重。

第二步:及时就医

建议去医院骨科就诊,医生会通过检查确认诊断,必要时可能会建议拍X光片排除其他问题。

第三步:配合治疗

在医生指导下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:

  • 急性期冷敷:疼痛明显时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,每次15分钟

  • 物理治疗:如电磁疗、超声波等

  • 中药外敷:使用活血化瘀的膏药

  • 按摩推拿:放松周围紧张的肌肉

症状完全消失后,才能逐渐恢复跑步。

五、如何预防胫骨内侧髁炎?
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,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:

1.做好热身和放松

跑步前一定要热身5-10分钟,包括慢走、动态拉伸等。跑后也要做整理活动,特别是大腿前后侧和小腿的拉伸。

2.循序渐进增加跑量

不要突然增加跑步距离或强度。建议每周跑量增加不超过10%。如果刚开始跑步,可以从快走开始,逐渐过渡到走跑结合。

3.注意跑步姿势

保持小步幅、高步频的跑姿,避免大步幅重落地。选择有缓冲的跑鞋,尽量在塑胶跑道等较软的地面跑步。

4.合理安排运动频率

建议每周跑步3-5次,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。如果感到关节酸痛或过度疲劳,就多休息一天。

5.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

特别是40岁以后,可以搭配游泳、骑自行车等对膝盖压力较小的运动。也可以练习太极拳、健身操等传统养生运动。

六、恢复后的注意事项

胫骨内侧髁炎康复后,重新开始跑步时要注意:

  • 从短距离慢跑开始

  • 密切关注膝盖反应

  • 一旦感觉不适立即停止

  • 继续做好热身和拉伸

跑步是项很好的运动,但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远离膝盖疼痛,享受跑步的乐趣。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分享给身边爱跑步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