胫骨内侧髁炎有什么症状?如何治疗胫骨内侧髁炎?
- 养生知识
- 6天前
- 13热度
很多人在开始跑步健身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:本想通过跑步强身健体,没想到跑着跑着膝盖内侧却开始肿痛。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胫骨内侧髁炎的原因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,帮大家找到解决之道。
一、为什么会得胫骨内侧髁炎?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病的成因。在我们的骨骼表面覆盖着一层骨膜,它富含血管和神经,对骨骼起着保护和营养作用。平时走路、慢跑时,骨膜承受的牵拉力在正常范围内。但当我们突然增加跑步强度、距离或频率时,骨膜受到的牵拉力就会超出承受范围,导致局部组织发炎、充血水肿,从而引发疼痛。
这种情况在刚开始跑步的人、突然增加训练量的跑者中特别常见。很多人在学校操场、公园步道跑步后出现膝盖疼痛,往往就是这个原因。

二、一个真实案例
我有个朋友,听说跑步有益健康,就每天在小区跑步5-6公里。结果不到两周,右膝内侧就肿了起来,连正常走路都困难。去医院检查后,被诊断为右膝胫骨内侧髁炎,原因就是运动量突然加大导致骨膜发炎。
三、如何判断是不是得了胫骨内侧髁炎?
胫骨内侧髁炎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:
疼痛位置很明确:在膝关节内侧,能准确指出疼痛点;
通常没有扭伤史:不是突然一下扭伤,而是逐渐加重的疼痛;
活动时加重:跑步、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;
休息后缓解:停止运动后疼痛会减轻;
局部有压痛:用手按压疼痛部位会感到明显疼痛;
可能伴有轻微肿胀:疼痛部位可能稍微肿起来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病和膝关节滑膜炎不一样。滑膜炎通常是整个关节都肿,而胫骨内侧髁炎的肿痛范围比较局限。

四、得了胫骨内侧髁炎该怎么办?
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胫骨内侧髁炎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:
第一步:立即休息
停止跑步和其他会加重疼痛的运动,给受伤部位充分的恢复时间。继续勉强运动只会让伤势加重。
第二步:及时就医
建议去医院骨科就诊,医生会通过检查确认诊断,必要时可能会建议拍X光片排除其他问题。
第三步:配合治疗
在医生指导下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:
-
急性期冷敷:疼痛明显时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,每次15分钟
-
物理治疗:如电磁疗、超声波等
-
中药外敷:使用活血化瘀的膏药
-
按摩推拿:放松周围紧张的肌肉
症状完全消失后,才能逐渐恢复跑步。

五、如何预防胫骨内侧髁炎?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,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:
1.做好热身和放松
跑步前一定要热身5-10分钟,包括慢走、动态拉伸等。跑后也要做整理活动,特别是大腿前后侧和小腿的拉伸。
2.循序渐进增加跑量
不要突然增加跑步距离或强度。建议每周跑量增加不超过10%。如果刚开始跑步,可以从快走开始,逐渐过渡到走跑结合。
3.注意跑步姿势
保持小步幅、高步频的跑姿,避免大步幅重落地。选择有缓冲的跑鞋,尽量在塑胶跑道等较软的地面跑步。

4.合理安排运动频率
建议每周跑步3-5次,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。如果感到关节酸痛或过度疲劳,就多休息一天。
5.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
特别是40岁以后,可以搭配游泳、骑自行车等对膝盖压力较小的运动。也可以练习太极拳、健身操等传统养生运动。
六、恢复后的注意事项
胫骨内侧髁炎康复后,重新开始跑步时要注意:
-
从短距离慢跑开始
-
密切关注膝盖反应
-
一旦感觉不适立即停止
-
继续做好热身和拉伸
跑步是项很好的运动,但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远离膝盖疼痛,享受跑步的乐趣。如果觉得有用,欢迎分享给身边爱跑步的朋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