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饮食秘籍:“三伏六吃六不吃”,科学养生不踩雷
- 四季养生
- 11天前
- 12热度
三伏天,是一年里气温高到离谱、湿气重得能拧出水来的时节。中医讲究“顺应节气养生”,这时候在饮食上就得格外留意,清热祛湿、健脾养胃、补气生津可一个都不能少。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养生智慧,总结出了“三伏六吃六不吃”的建议,这就给大家奉上一份超实用的饮食科学指南。
六吃:顺应时令,养阳祛湿
1.吃瓜:冬瓜、丝瓜、苦瓜、黄瓜这些瓜类,那可是清热利湿的小能手。它们水分超高、热量超低,还富含钾和膳食纤维,能促进身体排湿利尿,让你在炎炎夏日里告别暑热烦渴。
2.吃豆:绿豆、赤小豆、白扁豆、薏米,煮成汤或者熬成粥,像绿豆汤、红豆薏米水,利水消肿的效果一流,能把脾胃里的湿滞轻松化解。
3.吃姜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生姜、仔姜,含姜片或者喝姜枣茶,能温中散寒,帮你对抗空调和冷食带来的脾胃虚寒。
4.吃酸:酸梅汤、柠檬水、山楂、醋拌菜,酸味能收敛汗液,刺激你的食欲,还能预防电解质失衡,让你在夏天也能胃口大开。
5.吃“苦”:苦瓜、莲子心、蒲公英叶,能清热解暑,缓解心火旺引起的失眠、口疮。不过脾胃虚寒的朋友可得少吃点。
6.吃清淡蛋白质:鸭肉、鱼肉、豆腐,低脂又容易消化,补虚还不燥热,可别吃牛羊肉这些温燥肉类,不然内热会更严重。
六不吃:减少负担,防病保健康
1.不吃冰镇冷饮:猛灌冰镇饮料,会骤冷伤脾阳,引发腹痛腹泻,湿气也会在身体里堆积,尤其是饭后和运动后,可千万别贪凉。
2.不吃油腻厚味:炸鸡、红烧肉、麻辣火锅,这些美食虽然诱人,但会加重肠胃负担,助湿生热,让你长痤疮、便秘。
3.不吃隔夜菜:高温天气下,细菌繁殖速度惊人,吃隔夜菜很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,凉拌菜和海鲜更是不能隔夜。
4.不吃甜腻点心:冰淇淋、蛋糕、糖饮料,高糖食物会助湿,困阻脾胃,让你感觉更疲劳,还容易水肿。
5.不吃辛辣燥热:烧烤、花椒、干辣椒,吃了会加剧出汗耗气,让你上火、咽喉肿痛。
6.不吃滋补黏腻:阿胶、鹿茸、油腻汤羹,暑湿困脾的时候进补,容易“虚不受补”,导致腹胀、痰湿。
温馨提示
喝水的时候,记得小口慢饮温开水,别猛灌冰水。烹调方式尽量选择蒸、煮、凉拌,减少煎炸。不同体质的朋友也有不同的吃法,阳虚的人适量吃姜,湿热体质多吃苦瓜,脾胃弱就少食绿豆,改吃扁豆。希望大家都能在三伏天吃得健康,过得舒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