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晒太阳有什么好处?如何科学晒太阳?

随着天气转凉,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格外舒服。很多人都知道晒太阳对身体好,但你可能不知道,秋冬季节如何科学晒太阳其实很有讲究。

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

阳光不仅仅是让人感觉舒服,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:

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研究发现,阳光是调节人体生物钟最重要的因素,合理利用阳光照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。

阳光还能帮助大脑分泌血清素,这种物质不仅能改善情绪,还能为晚上合成褪黑素提供原料,对改善睡眠质量很有帮助。

 

对中老年人特别重要的是,日本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,冬季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减少症,能有效降低跌倒风险。

对于关注血糖健康的人群,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显示,适度晒太阳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,对新陈代谢有积极影响。

阳光还能帮助扩张血管,促进血液循环,通过调节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来帮助稳定血压,这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。

科学晒太阳的实用方法

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科李刚医生提醒,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,正确晒太阳对保护血管很重要。人体90%以上的维生素D都需要通过皮肤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合成,这种维生素不仅能强健骨骼,还在调节免疫力和保护心脑血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时间选择很关键

冬季太阳辐射较弱,最佳晒太阳时间是上午9-11点和下午3-4点。这两个时段阳光比较温和,紫外线强度适中。可以选择室外阳台或露台等阳光直射的地方。

用"影子法则"判断时长

不同地区日照条件不同,用"影子法则"来判断更准确:

  • 影子是身高的2倍或更长时,可以安心多晒一会儿

  • 影子是身高的1-2倍时,晒20分钟左右比较安全

  • 影子短于身高时,紫外线较强,需要控制时间

一般来说,成年人每天晒20分钟就能满足需求,老年人可以适当延长到30分钟,儿童时间可以更短一些。

如何平衡益处与风险

既要获得阳光的好处,又要避免晒黑和皮肤老化,航空总医院杨卉卉医生给出了实用建议:

做好物理防晒

长时间在户外时,可以戴宽檐帽、穿长袖衣服,使用太阳镜保护眼睛。巧妙利用树荫下的散射光也能合成部分维生素D,同时减少阳光直射的伤害。特别提醒患有红斑狼疮、皮肌炎等光敏性疾病的朋友,应该避免太阳直射。

合理使用防晒霜

虽然防晒霜会阻挡部分紫外线,但大多数人用量不足,而且很难覆盖所有裸露部位。可以采取分区策略:面部和颈部做好防护,四肢适当暴露进行短时间日晒。

结合户外运动

将晒太阳与散步、打太极拳等户外运动结合起来,既能促进血液循环,又能协同维生素D更好地发挥作用。

秋冬晒太阳要循序渐进,根据自己的肤质和当地日照强度灵活调整。享受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的同时,也要做好适当的防护措施。

参考资料来源:

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关于光照与生物钟的研究

日本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关于维生素D与老年人健康的研究

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关于日照与血糖控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