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一顿,伤一遍!高脂饮食迅速损伤血管,老年人尤其要当心

软糯油润的红烧肉、酥脆爆汁的炸鸡、香甜绵密的奶油蛋糕……这些高脂食物就像一个个小恶魔,不断诱惑着我们的味蕾,让人难以抗拒。但你知道吗?高脂饮食背后,藏着不少健康隐患。

一顿高脂餐,4小时就伤血管

英国《营养生理学杂志》有项新研究可把人惊到了。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找了41名健康男性,20个年轻人,21个老年人,他们都不吸烟,没有心血管疾病,也没吃影响结果的药。研究人员让每个人喝了一种高脂饮料,里面有130克脂肪,热量高达1362千卡,这差不多就是一顿高脂肪食物的量。

结果发现,才短短4小时,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,血脂(尤其是甘油三酯)就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。年轻人的甘油三酯水平从0.88毫摩尔/升涨到了2.26毫摩尔/升,老年人更是从1.39毫摩尔/升涨到了2.92毫摩尔/升。而且,动脉的柔韧性和反应速度都明显变差了。更吓人的是,大脑的脉动指数也增加了,这意味着动脉变硬了,老年人的情况尤其明显。

为什么一顿高脂餐伤害这么大?

高脂食物一吃下去,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就会在短时间内飙升,胰岛素也会跟着激增,这些变化会直接伤害血管内皮。内皮受伤后,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物质,血管功能下降,脑血流调控也失常了。原本有弹性的血管壁变得僵硬,心脏和大脑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。更严重的是,大脑的自动调节机制也会失效,动脉血流异常,脑细胞可能会暂时缺氧或受损,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。老年人血管本身就老化了,大脑基础血流减少,血管弹性也差,所以更容易因为一顿高脂大餐出意外。

医生提醒,长期高脂饮食,对身体的危害那是从头到脚都有。它会损伤大脑,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,和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可大了;会让血管变窄,增加冠心病风险;还会诱发胆结石、促进炎症性肠病、形成脂肪肝、降低免疫力、引发痛风,甚至诱发癌症。

怎样避开高脂饮食?

在营养学上,膳食里脂肪提供的热量超过每日总热量摄入的30%,就算高脂饮食了。像猪颈肉(脂肪含量高达60%)、油炸食品(比如炸鸡腿)、加工肉类(像香肠、培根)都是典型的高脂食物。还有很多脂肪藏在沙拉酱(脂肪占比常高达75% - 80%)、烘焙点心、速食食品里,很容易被我们忽略。

那如何避开高脂饮食呢?首先,养成看标签的习惯,重点关注“脂肪”和“饱和脂肪”含量,每天烹调油别超过25克。其次,少吃肥瘦相间的肉,像五花肉、肥牛这些,多吃去皮鸡肉、鱼虾肉、里脊肉,尤其是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深海鱼类。还有,处理食材的时候,把肉类可见的肥膘去掉,禽肉去皮,喝汤前撇去浮油。烹饪方式也很重要,尽量少用煎、烤、炸这些高油的方式,多用蒸、煮、炖这些健康的做法,还可以用醋、柠檬汁代替部分高脂酱料。在外就餐的时候,少点油炸、红烧、干煸、干锅类的菜,少喝奶白色的浓汤。最后,多吃全谷杂粮、蔬菜这些低脂肪、高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
高脂美食虽然好吃,但为了我们的健康,还是要管住嘴,合理饮食,这样才能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