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不能把电解质水当水喝?怎么科学补充电解质?

天气一热,运动完喝瓶电解质水确实舒服。现在不少人甚至把它当日常饮料,觉得比白水好喝还“养生”。但中国农业大学朱毅教授提醒,电解质水真不能随便喝,喝不对反而可能伤身体。

为什么不能把电解质水当水喝?

我们身体里的钾、钠、钙、镁这些电解质,其实通过正常吃饭就能获得。只要饮食均衡,常吃瘦肉、全谷物、新鲜蔬果,一般不会缺电解质。

如果没事就喝电解质水,反而可能出问题:

钠补多了会升高血压,对心血管造成负担;

镁过量可能引起腹泻;

多余的钙需要肾脏加班工作才能排出去,长期如此会增加肾脏负担。

更要注意的是,乱补电解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:

血液里钠离子太高会引起水肿、血压升高,严重时甚至神志不清;

血钾过高虽然少见,但对肾功能不好的人特别危险,可能导致肌肉无力、心跳异常。

 

什么时候才需要补电解质?

根据多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,只有这三种情况需要特别补充:

一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,或在高温环境下干活,流汗多的时候;

二是生病发烧、呕吐腹泻,导致电解质大量流失;

三是患有慢性肾病、心力衰竭等疾病,身体调节电解质能力受损。

简单说,主要是运动员、体力劳动者,或者生病脱水的人才需要。普通人如果尿液是淡黄色的,说明身体水分充足,完全不用特意补电解质。

怎么科学补充电解质?

如果需要购买电解质水,一定要学会看成分表。很多产品含糖量不低,长期喝反而对健康不利。最好选择低糖、低钠,不含人工甜味剂的产品。

其实补充电解质不一定非要喝“专用水”。通过食物补充更安全:

吃香蕉、菠菜可以补钾;

喝牛奶、吃豆制品和鱼虾能补钙;

深绿色蔬菜和坚果富含镁。

在家自己也能做电解质饮品:纯椰子水、加点盐的绿豆汤、蜂蜜柠檬水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普通人每天喝够水就行:男性1700毫升,女性1500毫升。运动时要记得少量多次补水,每15-20分钟喝100-200毫升。如果出汗特别多,再考虑补充电解质。

记住,电解质水是“功能性饮品”,不是日常饮料。身体健康、饮食正常的情况下,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选择。下次想喝电解质水前,先问问自己:真的需要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