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虚怎么办?脾虚如何调理?
- 养生知识
- 22天前
- 26热度
很多人在感觉疲惫乏力时,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心脏不好或者肾虚。其实,藏在身体里的脾脏,才是我们生命动力的第一源泉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器官。
从中医角度看,脾是推动全身循环的第一动力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新生儿出生时的啼哭特别洪亮,这股力量正是来自脾脏的能量。脾脏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,还参与免疫调节,帮助身体抵抗病菌。可以说,脾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扮演着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的角色。
脾虚的常见信号
当脾功能衰退时,身体会发出这些警示:
注意力不集中,看几行字就觉得疲劳;记忆力下降,思维反应变慢;整天昏昏欲睡,精神不振;与人交谈时容易走神,听不进对方说话;经常感到头晕,后脑勺发空;全身无力,说不清具体哪里不舒服;
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普通疲劳,其实很可能是脾虚的表现。

伤脾的四大因素
饮食不当
生冷食物会直接损伤脾胃功能。比如冰镇饮料、生冷瓜果,都会带着寒气进入体内。另外,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,对脾的伤害也很大。
情绪影响
情绪波动,特别是经常生气、压力大,会影响肝气疏泄,进而伤及脾脏。很多人都有过“气饱了”的经历,其实就是肝脾不和的典型表现。
过度进补
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,却运动不足。对于体内痰湿较重的人来说,盲目进补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。适当吃些萝卜等通气的食物,比吃补药更管用。
劳累过度
身体过度劳累会直接损伤脾气。很多脾虚问题都源于长期劳累,得不到充分休息。

五个穴位助你健脾
通过艾灸这些穴位,可以有效改善脾虚状况:
中脘穴
位于腹部正中线,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。艾灸此穴可以增强胃功能,改善气色。
足三里
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的位置。这是重要的保健穴位,能增强体质,补气活血。
三阴交
脚踝内侧上方约四指宽的位置。具有健脾补血、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。

脾俞穴
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两指宽处。这个穴位能健脾和胃,利湿升清。
太白穴
足内侧,大脚趾根部隆起后方的凹陷处。这是脾经的重要穴位,专门改善脾虚问题。
建议每天艾灸一次,每个穴位15-20分钟,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明显改善。
日常养脾小建议
三餐规律,避免生冷食物;
保持情绪稳定,少生气;
适度运动,避免久坐;
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;
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;
脾脏健康关系到全身机能运转,养好脾脏,就为健康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如果脾虚症状严重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。
参考资料来源: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脾脏功能章节
中国中医药学会《中医养生保健指南》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《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》
希望这份健脾指南能帮助你改善身体状况,拥有更健康的生活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