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到中年,养生需谨记“四防”

人到中年,恰似人生的壮年阶段。此时,在外要为工作奔波忙碌,在家还需承担起赡养老人、抚育子女的重任,两副沉甸甸的担子一肩挑起。即便在忙碌中稍有空闲,也会感到身心俱疲。而人体在疲劳状态下,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会变得十分脆弱。所以,中年人养生,务必留意“四防”。

防生活无规律

工作繁忙,家务琐碎,但应做到忙而有序。要开动脑筋,将事务分出轻重缓急,合理规划时间,提高办事效率,这才是科学合理的方式。切不可依靠加班加点让身体疲惫到极限,如此一来,不仅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,还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。长此以往,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“生活方式病”便会悄然找上门来。要知道,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”,一旦患病,处境将更加艰难。不如在忙碌中偷得片刻闲暇,认真规划生活与工作。规律且高效的生活,既能锻炼思维与应变能力,又能保护身体,防患于未然,何乐而不为呢?

防暴饮暴食

B超检查显示,经常大量豪饮的人,大多患有脂肪肝。若患病后仍不及时戒酒,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,将原本预后良好的小病,发展成难以治愈的肝硬化,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。此外,中年时期要格外注意饮食保健。

一方面要戒除暴饮暴食的恶习,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营养食谱。多吃菠菜、水果等富含高纤维素的食物,适量摄入动物蛋白。而油炸、腌渍、熏烤的食物,以及动物内脏、罐头、香肠等,都被营养学家列为致癌和导致血管硬化的危险食品,应尽量少吃。尽早戒除嗜食某种危险食品的习惯,以免为老年健康埋下隐患。

防焦虑

中年人不仅要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,还要周旋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。谁都无法将所有环节都处理得尽善尽美。然而,当期望值过高与现实产生矛盾时,心中便会产生压力感,也就是焦虑意识。适当的焦虑能够催人奋进,是一种良性的刺激。但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,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。

在当前心理专科相对薄弱的情况下,中年人应学会一些自我排解的方法来缓解和消除焦虑感,比如宣泄、转移、诉说等。不过,最根本的还是提高文化素质,加强自我修养。学会自我排解,实际上也是对精神的陶冶和人生境界的提升。

防有病不求医

工作忙碌时,人们容易忽略身体的病痛。即便感到不舒服,也舍不得花时间去看医生,总想着侥幸过日子。殊不知,这种做法会将小病拖成大病。中年时期,正是疾病的高发阶段。肝炎、心肌炎,甚至癌症,在初期若能及时就医治疗,注意休息和饮食,都有可能痊愈。近年来,英年早逝的现象时有发生,令人痛心不已。究其原因,正是错过了疾病初发的最佳治疗期。

有些疾病,等到身体有明显不适再去检查时,往往已经到了晚期。因此,中年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至关重要。一些单位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,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包括肝肾功能、血尿常规、腹部B超、心电图等在内的全面体检,这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