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养生:少吃“三白”多吃“三黑”
- 四季养生
- 2025-10-17
- 31热度
秋冬一到,养生就成了大家嘴边常聊的话题。其实啊,养生不用整那些花里胡哨的,有个简单实用的方法——少吃“三白”,多吃“三黑”。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这“三白”和“三黑”到底是啥,为啥要这么吃。
少吃“三白”
食盐
食盐,那可是烹饪里的“百味之王”,没了它,好多菜都没了灵魂。但好多人做菜时,盐就跟不要钱似的使劲儿放,觉得这样菜才够味儿。可你知道吗,长期高盐饮食,危害可大了去了。血压蹭蹭往上涨,血管也跟着变硬,肾脏还得加班加点把多余的钠排出去,负担重得很。
那到底吃多少盐合适呢?健康人每天吃盐别超过6克,差不多就是普通啤酒瓶盖去胶垫后,平铺满一瓶盖的量。要是已经确诊高血压了,每天最好别超过3克,这可得记牢咯。

白糖
要说啥味道最受欢迎,那甜味肯定排得上号,尤其是小孩子,对甜食那是一点儿抵抗力都没有。日常饮食里,白糖也到处都是,红烧肉、糖醋排骨,都少不了它。可糖吃多了,对身体伤害可不小。多余的糖在体内会变成脂肪,让你越来越胖,心血管疾病也容易找上门。还会把身体的神经系统搅得一团糟,消化机能下降,肝功能也跟着出问题。
所以,糖得控制着吃,每天别超过50克。2016版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50克,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。像含糖饮料、高糖零食,能少吃就少吃,减少添加糖的摄入。
脂肪
平时咱们吃的肥肉、油炸食品,还有炒菜里的油,都含有大量的脂肪。那些集高油、高糖、高钠于一身的点心、饼干,脂肪含量也不低。就说猪油、牛油这些动物脂肪,那香气,简直让人欲罢不能,口感也比植物油好。但吃多了,麻烦就来了。动物脂肪里饱和脂肪酸比例高,胆固醇也多,会让人血脂升高,血管变硬,心脑血管疾病就容易找上门。
那脂肪咋控制呢?每天食用油25克到30克就够了,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的比例以10:7为宜。平时可以用鱼禽肉代替一部分红肉,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,对咱身体好,禽类脂肪也低。每天鱼、禽、蛋和瘦肉的摄入量限制在120到200克。猪肉、牛肉这些红肉,脂肪含量相对高些,肥肉少吃,一周吃红肉最好别超过350克。
多吃“三黑”
蘑菇
蘑菇这东西,营养丰富,味道还鲜美,富含人体必需的赖氨酸等营养成分,还有好多矿质元素。它热量还低,想减肥美容的朋友,吃它准没错。多吃蘑菇,能防止过氧化物损害机体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特别是香菇,里面的特殊物质能转化成维生素D,被人体吸收后,能降血脂、血清胆固醇,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呢。

木耳
木耳很常见,好多人觉得它就只能补血。其实啊,木耳的好处可多了去了。它是各种荤素食品中含铁量最多的,能及时给人体补充铁质,是天然的补血食品。常吃木耳,还能降低胆固醇含量,对防治冠心病和动脉血管硬化特别有益。
黑米
黑米比普通大米营养价值高多了,长期吃能延年益寿,所以又叫药米、长寿米。它含有各种营养元素,能满足人体每天的营养需求。黑米里的钾、镁等矿物质,对控制血压、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很有帮助。糖尿病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,可以把吃黑米当成膳食调养的一部分。
总之啊,养生其实不难,少吃“三白”,多吃“三黑”,从日常饮食入手,慢慢调整,身体自然会越来越好。大家不妨试试,说不定会有惊喜哦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