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风并非“空穴来风”!这4大高危因素正悄悄靠近,现在知道还不晚

任何疾病都不会平白无故找上门,中风也不例外。据统计,我国现在中风患者多达7000万人,而且每年新发中风的人能有200万。好在现在越来越多人重视中风,它那神秘的面纱也慢慢被揭开了。不过,很多人对中风还是满肚子疑问,像患中风和性别有没有关系啊,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中风,胖人是不是比瘦人更容易中风等等。别急,接下来咱就好好唠唠这些问题。

年龄和性别,中风躲不开的“坎”?

中风这事儿,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摊上,不过中老年人可是高发群体,90%的中风患者都在40岁以上。有研究说了,40岁之后,年龄每长10岁,发病的人数就成倍增长。中医文献里也提到,“年逾四十或形盛气衰之人,气阴渐衰,五脏虚损,脏腑功能衰退……”中医觉得,气是血的老大,血是气的老妈。人过了中年,气血生成和运行的能力就开始走下坡路,气血不足,正气就弱,邪气就容易趁虚而入,中风也就跟着来了。

年龄和性别对中风影响可不小。统计显示,总体发病率男性比女性高,比例大概是1.5:1。为啥呢?因为女性绝经前雌激素分泌旺盛,能抑制动脉硬化,所以发病率比同年龄段男性低。可女性绝经后,激素分泌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少,中风发病率就反超男性了。所以,40岁以后还有女性绝经后,更得好好预防中风。

胖瘦之分,中风概率大不同?

民间有句话叫“肥人多中风”,这话啥意思呢?就是说肥胖的人容易得中风,这是真的吗?

还真有科学依据。肥胖的人内分泌代谢容易乱套,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偏高,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和中风就容易找上门。和体重正常的人比,肥胖者得中风的机会要多40%。据统计,40 - 60岁的肥胖者,中风发生率比正常体重者高0.5倍,死亡率高2倍。

那瘦人就安全了吗?当然不是!瘦人也可能得高血脂、高血压这些病,特别是长时间精神紧张、生活没规律或者营养不良,中风就容易诱发。所以瘦人也不能掉以轻心。医生建议,40岁以下的人每2年查1次血脂,40岁以上的人每1年查1次,还得控制体重,少吃肉和奶制品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豆类和鱼类。

烟酒不离手,中风跟你走?

吸烟有害健康,这大家都知道,可很多人觉得吸烟顶多伤伤呼吸道。其实啊,吸烟也是中风的诱发因素之一。烟草里的尼古丁能让血管痉挛,血压升高,加速动脉硬化,血流变慢,中风就容易发生。有资料说,吸烟者中风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5倍。

喝酒和中风也有关系,这主要看酒精摄入量。成年人每天喝白酒不超过50毫升、啤酒不超过640毫升、葡萄酒不超过200毫升,能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;要是每天喝白酒超过150毫升,中风发病率就会大幅上升。过量饮酒会引起脑动脉硬化,影响凝血物质和血小板,中风就可能找来。所以,预防中风就得戒烟,少量饮酒。

性格急躁,中风也爱找上门?

性格和中风也有联系!性格急躁易怒、情绪容易激动或者紧张的人,得中风的机会比性格温和耐心的人高3.5倍。这是为啥呢?因为这类人情绪起伏大,一生气血压就快速上升,脑血管可能就被冲破,出现脑出血的危险情况。心理学研究也表明,个性争强好胜、过分自负、容易冲动急躁,还有孤僻、刻板、抑郁、情绪低沉、心理承受力差的人,得冠心病的几率大,还容易诱发中风。

这么看来,咱得积极面对生活里的人和事,调整好心理问题,培养个遇事不慌不忙的性格,这样才能从容生活,预防中风。总之,中风和好多因素都有关,咱得从各方面注意,才能远离这个“健康杀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