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发物”真的会致癌吗?肿瘤专家为你解惑

在民间,关于“发物”的说法流传很广。很多肿瘤患者确诊后,就被要求严格忌口鸡肉、鱼肉、海鲜、羊肉等食物,认为这些“发物”会加速癌细胞生长。但事实上,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。今天,我们就来厘清关于“发物”的种种迷思。

“发物”到底是什么?

现代医学中并没有“发物”这个明确概念,它主要来源于中医理论和民间经验。简单来说,“发物”指的是那些可能加重现有症状或诱发不适的食物。比如:

羊肉、狗肉等温热性食物,食用后可能引起口干、便秘等“上火”症状

鱼虾蟹等海鲜,因富含异体蛋白,容易引发过敏反应

韭菜、香菜、葱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

需要注意的是,“发物”的判断因人而异。同一种食物,对甲可能是“发物”,对乙却可能完全无害。癌症患者切勿机械地照搬网络上的忌口清单,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。

“发物致癌”的说法靠谱吗?

肿瘤的发生是个复杂过程,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:

遗传因素

环境暴露(如辐射、化学致癌物)

不良生活方式(吸烟、酗酒、缺乏运动)

病毒感染

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明确致癌物包括:

酒精饮料

加工肉类(火腿、培根等)

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

槟榔

高温油炸、烧烤食物

而被民间视为“发物”的鸡肉、鱼肉、海鲜等,并不在权威致癌物清单中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》也没有将“发物”列为禁忌。临床实践表明,患者正常食用这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并不会导致病情恶化。

盲目忌口反而有害

对肿瘤患者来说,营养支持至关重要。癌细胞会大量消耗人体营养,加上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的副作用,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。如果此时再盲目忌口“发物”,可能导致:

免疫力下降,增加感染风险

伤口愈合缓慢

治疗耐受性降低

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

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,会导致低蛋白血症,出现水肿、乏力、贫血等症状,严重影响康复进程。

肿瘤患者该怎么吃?

保证优质蛋白:适量摄入鸡肉、鱼肉、瘦肉、蛋奶、豆制品等,这些都是身体修复必需的营养素。

食物多样化: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富含不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,建议每天摄入多种品类。

选择健康脂肪:优先选择橄榄油、鱼油、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。

主食要合理:以全谷物、薯类等复杂碳水化合物为主,提供持续能量。

注意食品安全:治疗期间免疫力较低,食物要彻底煮熟,处理过程注意生熟分开。

如果患者伴有其他慢性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等,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。建议咨询专业的营养师,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。

参考资料来源:

国家卫健委《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》

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