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气伤肝,憋着伤脾,学会这几招,管好你的“气”
- 养生知识
- 7小时前
- 3热度
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体检,查出了乳腺增生。医生问她是不是平时容易生气,她愣了一下说:“确实,工作压力大,经常跟老公吵架。”医生告诉她,这病跟情绪关系很大,就是咱们常说的“被气出来的”。
这让我想起中医里的一句老话:气太足伤肝,气不足伤脾。这个“气”,指的就是我们的情绪,特别是愤怒和忧郁。
为什么气太足会伤肝?
去年冬天,我跟家人大吵一架后,感觉肋骨下面隐隐作痛,去看中医才知道是肝气不舒。中医师解释说,我们的肝脏主管气机流通,当你生气时,气就会堵在肝经,时间长了就变成肝火旺。
我那位得乳腺增生的朋友就是典型例子。她每次跟丈夫吵架后都感觉乳房胀痛,月经前尤其明显。中医师告诉她,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女性肝经气血最旺盛,肝气上逆与胃气相搏,导致乳房胀痛。长期如此,被压制的怒气会在乳房形成痰浊瘀血,最终形成乳腺增生。

更可怕的是,极端情况下暴怒还可能危及生命。江苏曾有一名男子与女友争吵后,突然全身僵硬,手指呈鸡爪状。医生诊断这是“过度通气综合征”,与肝气过盛直接相关。新闻报道里老年人因暴怒而突发心脏病的情况也并不少见。
那为什么气不足又会伤脾?
这里的“气不足”,指的是我们把怒气强压在心里,变成长期的忧郁和思虑。
我表姐就是个例子。她在单位总是忍气吞声,有什么不满都憋在心里。久而久之,她开始感到疲惫不堪,胃口不好,经常腹胀,脸上也长了不少斑。中医诊断她是“忧思伤脾”。

从中医角度看,脾主运化,一方面运化精微,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;另一方面运化水湿,配合其他脏腑维持水液代谢平衡。如果脾受伤了,湿气就会堆积在体内,堵塞经络,气血不畅,最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。
西医角度也能解释——脾脏是身体的“过滤器”,当血液中出现病菌、抗原时,脾脏中的免疫细胞会将其消灭。长期忧郁会影响脾功能,进而削弱免疫力。
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“气”呢?
经过几次就诊和自学,我总结出几个实用方法:
当你感觉怒气上涌时:
立即暂停,离开现场。我有次与同事争执,感觉快要控制不住脾气时,借口去洗手间,用冷水洗了把脸,避免了冲突升级。
按揉太冲穴。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。太冲穴在脚背上,大脚趾和二脚趾骨头交汇处。按摩时方向向下,能帮助平息肝火。我那位有乳腺增生的朋友,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,配合中药调理,三个月后乳腺增生明显改善。

当你感到忧郁压抑时:
找人倾诉。不要小看这一点,我表姐开始定期与好友聚会聊天后,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。
写日记。如果不想对人说,写下来也是个好方法。我把日记本当作情绪垃圾桶,写完后经常感觉如释重负。
改变环境。有时候,仅仅是走出房间,到公园散散步,就能让积压的情绪得到缓解。我发现自己每次在自然环境中待上一会儿,忧虑都会减轻很多。
通过这些实践,我深刻体会到,管理好我们的“气”,不仅能让心情更舒畅,还能实实在在保护我们的肝和脾。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让人生气或忧郁的事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。毕竟,大气伤肝,忧思伤脾,只有学会调控情绪,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