刮痧的好处以及注意事项

刮痧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技术,主要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热解毒、补中益气的作用与功效。临床可作为辅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、妇科病、神经系统疾病,内分泌系统疾病,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各个系统的疾病的方法,但治疗这些疾病仍需要以对因治疗为主。

刮痧的功效

1、活血化瘀:刮痧时摩擦产生的热量和力度可传导到皮肤血管组织,可通畅血脉、消散瘀滞,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;

2、清热解毒:中医认为刮痧刮出的痧是体内毒素与湿气的象征,通常是由于经脉不通所致,而刮痧可疏通经络、发散行气,从而可用于清热解毒,促进毒素与湿气排出;

3、补中益气:刮痧可分为补法与泻法,沿经脉循行或者是在脐周等特定部位刮痧,还可以活血养润、行气补血,以到达补中益气的作用;

4、其他功效:刮痧还具有调节阴阳、强化脏腑功能等作用。而临床的各种疾病均与体内气血紊乱、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相关,通过不同经脉、不同穴位的刮痧治疗,可以进一步促进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痛经、失眠、痤疮、肥胖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各种疾病治愈。

刮痧的注意事项

首先,刮痧后应避风,注意保暖。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,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。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,如遇风寒之邪,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,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,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。

其次,刮痧后可适当饮水。刮痧过程中会使汗水排泄,邪气外排,会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,刮痧后饮热水一杯,不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,还能促进新陈代谢,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。

再者,刮痧治疗后,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,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,方可洗浴,一般约3小时左右。但在洗浴过程中,水渍未干时,可以刮痧。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,此时刮痧用时少,效果显著,但应注意保暖。

第四,刮痧后不宜在原处补刮。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,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。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-6天,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,平时可以补刮,以加强退痧的作用。

最后,刮痧排毒后还要注意饮食调理。饮食一定要清淡,避免过多食用油腻厚重的食物,还要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。刮痧后1~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、痒感等属正常现象,不必太过紧张害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