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肝按什么穴位?养肝护肝按摩哪些部位?
- 中医养生
- 20天前
- 30热度
在中医理论中,肝脏被视为维持人体气机顺畅的重要器官。肝脏功能正常时,人体气血运行通畅,情绪稳定,身体康健。反之,则容易出现气机郁结,引发多种健康问题。今天就来介绍六个有助于疏肝理气的穴位,通过日常按摩帮助改善肝脏健康。
六个穴位疏肝理气
太冲穴:疏解肝气的重要穴位
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,被中医视为调理肝气的重要部位。当人情绪波动时,这个穴位往往会出现明显反应。
取穴方法很简单:在脚背上,从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脚踝方向推按,在两根骨头连接处的凹陷就是太冲穴。具体位置大约在大脚趾缝向脚背方向4厘米处。
按摩时可以用大拇指指腹按压5-10分钟,力度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。每天坚持按摩,有助于缓解情绪紧张,促进肝气疏泄。

合谷穴:配合太冲调节情绪
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穴,与太冲穴配合使用,在中医里被称为"开四关",具有调和气血、疏肝解郁的功效。
这个穴位位于手背,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偏食指侧的凹陷处。简易取穴法:将一只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对准另一只手拇指与食指间的指蹼,拇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合谷穴。
按摩时用拇指指尖点压,持续3分钟左右,再换另一只手。这个方法特别适合情绪低落、压力较大时使用。
行间穴:清泻肝热的有效穴位
行间穴是肝经的荥穴,擅长清泻肝热,对于缓解因肝火旺盛引起的症状有较好效果。
该穴位于足背,第一、二脚趾间,趾蹼缘后方的赤白肉际处。按摩时可用大拇指指尖掐按,每次5秒,重复20次,间歇休息5秒。

大敦穴:安神定志的肝经井穴
大敦穴是肝经的起始穴位,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,适量刺激可帮助缓解焦虑、烦躁等情绪问题。
取穴位置在足大趾末节外侧,距离趾甲角0.1寸处。按摩时可用拇指指尖掐按3-5分钟,力度以微微发热为宜。
三阴交:调理肝脾肾的要穴
三阴交是脾经要穴,同时与肝、肾经相交汇。通过调理此穴,可同时改善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。
该穴位于内踝尖向上3寸,胫骨内侧后缘。按摩时用左手拇指按压左侧穴位,旋转按压20次,再换右手按压右侧穴位。

足三里:补益脾胃的养生大穴
足三里是著名的养生穴位,通过补益脾胃,间接滋养肝脏。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功能良好,肝血才能充足。
取穴时找到膝盖外侧凹陷处向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的位置即是。按摩时左右旋转按压30次,力度适中即可。
日常护肝小贴士
除了穴位按摩,日常生活中的养护同样重要:
规律作息:晚上11点前入睡,保证充足睡眠
饮食调理:少食辛辣刺激食物,多食绿色蔬菜
情绪管理: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长期情绪压抑
适度运动:选择散步、太极拳等温和运动
这些穴位按摩方法简单易行,每天花费少许时间,持之以恒就能见到效果。如果出现严重的肝脏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,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。

参考资料来源:
《针灸学》人民卫生出版社
《经络腧穴学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《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