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养生:老年人需重点保暖六大部位,防寒邪入侵

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体质较为虚弱的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扰。寒气一旦侵入体内,不仅会使老人的免疫力降低,还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几率。所以,在深秋时节,老年人需格外留意以下身体部位的保暖,以抵御寒气。

头部

头部被视为“诸阳之会”,是人体阳气最为充盈的部位。正因如此,当风寒邪气来袭时,头部往往首当其冲。寒气侵入头部,可能引发感冒、鼻炎、头痛、牙痛、三叉神经痛等病症。对于患有高血压、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而言,还可能诱发高血压、急性心梗、中风等严重疾病。

当气温骤降时,老人外出不妨戴上薄绒帽;下雨时,要及时保护好头部,避免被淋湿。每天清晨,老人可梳头百余次,直至头皮微微发热,这有助于头部经络气血畅通,促进阳气上升、百脉调和。另外,晚上尽量不洗头,若洗了头,一定要用毛巾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。

口鼻

口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,寒气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。恶心、呕吐、咳嗽、吐痰、鼻塞、打喷嚏等,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。在深秋时节出门,建议老年朋友戴上口罩,以阻挡寒气。

颈部

颈部堪称人体的“要塞”,它上连头颅,下接躯干,是神经中枢的关键部位,也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。若颈部受寒,不仅会加重颈椎病,还可能引发其他慢性疾病。因此,老人在深秋时节应穿立领的衣服,外出时戴上围巾,这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益处。

肚脐

肚脐是最容易着凉的地方,其屏障功能相对较弱,容易因受凉而感染风寒。所以,在寒冷天气里,老人可以使用热水袋、暖宝宝等为肚脐保暖,平时穿上一件贴身的纯棉背心,防止肚脐受凉。

腰部

腰部是肾脏的居所,而且“带脉”环绕腰部。若腰部受寒,容易引发疼痛,导致全身乏力。老年人最好选择长款衣物,或者专门佩戴护腰。闲暇时,老人可用双手搓腰,将两手对搓至发热后,紧按在腰眼处,稍作停留,然后用力向下搓至尾椎骨,每次做50 - 100遍,这样能起到温煦肾阳、畅通气血的作用。

脚底

脚部皮下脂肪层较薄,保温性能差,又远离心脏,血液循环相对不畅。一旦脚部受寒气侵袭,抗病能力就会下降,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的患者容易旧病复发。建议老人穿上保暖透气、吸湿性好的棉袜,每天晚上睡觉前,用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,将寒气从足底排出。之后按摩脚掌的涌泉穴,能起到调理脏腑、疏通经络的功效。

深秋寒凉,护好这六大部位就是给健康‘上保险’!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,保暖更需细致到位。若出现持续畏寒、关节疼痛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调理。转发提醒家中长辈,愿每位老人都能温暖安康度秋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