跌倒风险别小看,预防有方法!老年人防跌倒的方法有哪些?

跌倒对老年人来说,真的不是小事。数据显示,全球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每年至少会跌倒一次。跌倒不仅可能导致骨折、头部受伤,更会让老人心里留下阴影——因为害怕再次跌倒,他们可能就不敢多活动。结果反而让肌肉无力、平衡感变差,形成越怕越不动、越不动越容易跌倒的恶性循环。

但好消息是:跌倒是可以预防的!只要我们及早识别风险、坚持科学锻炼,很多跌倒其实可以避免。

一、怎么判断跌倒风险?三步快速筛查

如果你或家人属于老年人群体,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做个初步判断:

1.三个问题快速问

去年有没有跌倒过?走路会不会觉得不稳?会不会经常担心自己跌倒?

✅ 只要有一个回答“是”,就建议进一步做专业评估。

2.起立-行走测试

找一把没有扶手的椅子,从坐下状态站起来→走3米→转身→走回来再坐下,全程计时。

⏱ 如果用时超过12秒,说明活动能力可能受限,跌倒风险较高。

3,5次坐立试验

双手交叉抱胸,在43-45厘米高的椅子上连续快速站起坐下5次,记录时间。

⚠️ 如果超过12-15秒,提示下肢力量不足,跌倒风险可能增加。

二、预防跌倒,记住这四点!

权威研究显示,通过科学运动和环境调整,能显著降低老年人跌倒概率:

✅ 坚持规律运动:重点加强平衡能力、步态训练和下肢力量。

✅ 居家适老化改造:拿掉松动的地毯、加装卫生间防滑条、保持夜间通道通畅、安装扶手。

✅ 正确使用辅助工具:比如手杖或助行器,最好经过康复师指导选用。

✅ 定期检查视力与听力:感官功能下降也会增加跌倒风险。

三、六个防跌倒动作,在家就能练

以下每个动作都请量力而行,注意安全,必要时旁边有人陪同:

① 桥式运动

仰卧屈膝,脚踩地,手臂放身体两侧。收紧臀部和腹部,慢慢把臀部抬离地面,直到身体成一条直线,保持6-10秒后缓慢放下。每天做3组,每组10-12次。

② 侧卧桥

侧卧,双腿弯曲叠放,用肘支撑。发力把骨盆抬起来,让身体成直线,保持10-20秒。可尝试伸直腿增加难度。每侧做5-8次/组,每天2-3组。

③ 靠墙静蹲

背靠墙,脚往前移30厘米,双脚与肩同宽。慢慢屈膝下蹲(30°-45°即可),保持10-20秒后起身。每组8-12次,每天3组。

④ 踏台阶练习

面对台阶,左右脚轮流踏上去再下来,注意身体挺直、脚步踩稳。可从低台阶开始。每天2-3组,每组20-30步。

⑤ 单脚站立

扶墙或稳固家具,单脚站立,尽量保持平衡10-30秒,换脚进行。每天每侧练习5-8次。

⑥ 直线走

一脚的脚跟贴另一脚的脚尖,沿直线缓慢行走。可扶墙辅助,长度5-10米/次,来回2-3趟。

提醒

如果老人曾跌倒过,或自觉行走不稳,建议尽早到医院康复科或老年科做专业评估和个性化指导。防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,早点开始,就能更安心、更独立地生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