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青年体检发现低压高怎么办?
- 人群养生
- 24天前
- 36热度
不少中青年朋友体检完会有点慌——高压正常,低压却悄悄超过了90mmHg,还有部分人还合并少量蛋白尿来就诊。这低压升高到底有没有危害,需不需要处理呢?今天咱就好好唠唠。
什么是低压升高?
咱们平时说的血压,有俩数值,就像120/80mmHg,前面120是收缩压,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;后面80是舒张压,也就是低压,它反映的是心脏舒张时血管壁承受的压力。这压力来自心脏舒张期血管的弹性回缩,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。要是收缩压小于140mmHg,但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,这在医学上就叫“单纯舒张期高血压”,这可是中青年高血压最常见的类型。
那低压为啥会升高呢?主要有三个原因。一是动脉弹性好,收缩期储能多,舒张期压力就高;二是外周血管阻力大,像肥胖、不爱运动的人,舒张期血管残留血多;三是心率快,压力大、熬夜多的人,舒张期血液滞留多,都会让低压升高。
为什么中青年容易低压高?
体重超标
超重或者肥胖,会让身体外周血管阻力增加,心脏舒张时血管没法充分放松,舒张压就容易往上蹿。有研究发现,体重指数每增加5kg/m²,高血压风险就会增加49%。
高盐饮食
咱们国家人均每天吃盐约9.3g,可推荐量才5g。吃盐太多,身体就会水钠潴留,血管压力增大,舒张压也跟着“水涨船高”。
压力大、熬夜
中青年工作压力大,长期焦虑或者熬夜,交感神经就会持续兴奋,血管收缩,舒张压也就升高了。有研究显示,焦虑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.4倍。
久坐、运动少
长期不运动,血管弹性下降,血液循环变慢,舒张压也会升高。
低压高危害可不小
很多人觉得“收缩压不高就没事”,这可大错特错了。短期低压高,可能会出现头晕、乏力、胸闷等不适,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。长期低压高,那可就麻烦大了,会损伤血管和器官。研究发现,中青年舒张压高,会增加脑出血、冠心病及慢性肾脏病的风险,慢慢还会发展成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的“双期高血压”,对心脏、肾脏的损害更大。
发现低压高,如何应对?
先调整生活方式(这是基础)
1.减盐:每天盐摄入控制在5g以内,大概一啤酒瓶盖那么多,腌制品、加工肉要少吃。
2.减重:体重指数尽量控制在18.5 - 23.9kg/m²,腰围男性小于90cm、女性小于85cm。
3.动起来: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像快走、游泳都行,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。
4.控情绪、睡好觉:减少熬夜,通过冥想、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,每天至少保证7小时睡眠。
5.限酒:男性每天酒精摄入不超过25g,大概啤酒750ml,女性不超过15g,不过酒这东西,没啥安全剂量,最好一滴都不沾。
出现这些情况建议看医生
要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1 - 3个月,舒张压还是大于等于90mmHg,或者本身有肥胖、糖尿病、家族高血压史等情况,那就别拖着了,赶紧去看医生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药物,像肾素 - 血管紧张素 - 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或者β受体阻滞剂,尤其是年龄小于50岁或者合并其他心血管风险的人群,早点干预,能减少后续的损害。
舒张压升高就像是身体给咱们发出的“预警信号”,中青年朋友们可别仗着年轻就不当回事。从调整生活习惯开始,必要时及时就医,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,健健康康地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