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对身体有什么危害?有哪些助眠方法?

很多人以为只有躺在床上半天睡不着才算失眠,其实失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。不管是睡眠浅、爱做梦、醒得早,还是睡醒后依然感觉很累,这些都属于失眠的范畴。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,压力大,《2023年中国睡眠研究报告》显示,我国成年人中有失眠症状的比例达到38.2%——差不多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。

中医将失眠称为"不寐",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阴阳失衡,导致心神不宁,从而影响正常睡眠。那么,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失眠呢?

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失眠

人的正常睡眠依赖于身体的阴阳平衡。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,就会出现各种失眠症状。

入睡困难:如果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还无法入睡,通常与"火"有关。这种情况分为实火和虚火:实火多由突发事件引起,导致心肝火旺;虚火则多因久病或心肝肾阴虚所致。

睡眠浅、易醒:这类失眠多属于"虚证"。可能是思虑过度消耗心血,或是久病、年老导致肾精不足。

早醒:比平时早醒30分钟以上就属于早醒。凌晨1-3点易醒多因肝火旺盛;凌晨3-5点易醒则与肺火或肺气不足有关。

长期失眠对身体的危害

中医认为"眠为神之本",好的睡眠是心神安稳的基础。只有心神安定,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作。长期失眠会影响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,时间久了,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。

对心脏的影响:失眠最直接的是影响心神。长期失眠的人常常感到胸闷、心慌,记忆力也会下降,刚说完的事转头就忘。这是因为心脏得不到充分休息,气血运行不畅。

对肝脏的影响:肝脏负责疏泄情绪。长期失眠会影响肝脏功能,导致肝火上升。这类人往往容易发脾气,口苦,眼睛干涩,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。

对脾胃的影响:失眠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。很多人失眠后会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便秘或腹泻等问题。这是因为脾胃功能减弱,营养吸收受到影响。

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,长期失眠会增加患高血压、糖尿病的风险。

三个实用的助眠方法

很多人会选择服用褪黑素来助眠,但这种方法并非长久之计。长期服用可能让身体自身分泌褪黑素的能力下降,还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,加重焦虑和抑郁。

其实,中医有很多安全有效的助眠方法,不妨试试下面这三个:

1. 疏肝安神泡脚方

这个方子适用于因压力大、思虑过多导致的失眠,特别适合那些舌头发尖、口苦、胸闷、易怒的人。

配方:柴胡6克、黄芩6克、法半夏6克、党参6克、炙甘草6克、茯苓30克、煅龙骨30克、煅牡蛎30克、珍珠母30克、桂枝6克、郁金6克、远志6克、香附6克、生地6克、制首乌6克。

方中的柴胡、香附能疏肝理气;郁金、远志可以理气安神;龙骨、牡蛎、珍珠母有镇静安神的功效;茯苓健脾,生地、制首乌补益气血。整个配方既能理气又能安神。

2. 南怀瑾养心法

睡觉时采取右侧卧姿势,右手手掌轻轻托住右耳朵。

这个方法基于中医理论:右掌心属"火",耳朵属"水",水火相交可以促进心肾相交,帮助心神安定,肾气上升,自然就能入睡。很多人试用后反映,这样躺一会儿就会感到眼皮沉重,比辗转反侧有效得多。

3. 自我按摩操

如果不想泡脚,也不习惯特定睡姿,可以试试这个睡前按摩操:

头面部按摩:用指腹轻轻按摩额头、太阳穴和脸颊,直到面部微微发热

手臂按摩:用右手按摩左臂,从肩膀到手腕,然后换手,力度要轻柔

胸腹按摩:用手掌从胸口向下轻推至腹部,动作要慢,重复5-6次

按摩涌泉穴:这个穴位在脚底前1/3的凹陷处,用拇指轻轻按压,感到酸胀即可,双脚各按1分钟

整套按摩大约需要10分钟,做完后会感到全身放松,睡意自然而来。

温馨提示

中医调理失眠的特点是不只关注"是否睡着",更注重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。当你能重新找回自然睡眠的节奏,不仅晚上睡得好,白天也会精力充沛,食欲改善,心情愉悦。

但如果尝试这些方法后,失眠状况仍然没有改善,甚至持续加重,比如连续一两周都睡不好,严重影响白天的正常生活,建议及时就医,让专业中医师根据你的体质进行针对性调理。

记住,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础,值得我们用心维护。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你找回甜美的睡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