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不好,筋知道!藏在脚底的“地筋”这样揉,养肝活血、睡得香

大家有没有听说过,在咱们的足底上,有一条很神奇的“地筋”?按揉这条“地筋”,能疏肝养血、活血通络,好处可多了。那这条“地筋”到底在哪儿呢?找起来其实挺简单的。你正身坐好,把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,脚底朝向自己,然后把脚趾向脚背方向翻起来。这时候,你就会看到一条硬筋,这就是“地筋”
这条“地筋”的状态,能反映出肝脏和肝经的一些问题。中医里有句话叫“肝主筋”,肝脏在身体里主要负责疏泄和藏血。简单来说,肝就能让全身的气机运行得畅通无阻,让脏腑功能正常运转。要是肝的疏泄功能出了问题,经脉不通,人就会觉得不舒服。
不过,每个人的“地筋”状态都不一样。那些脾气暴躁、眼睛酸涩、肢体抽搐、血管硬化、湿气重的人,“地筋”一般比较硬,用拇指拨动的时候,感觉就像在按琴弦一样。而那些面色不好、心情郁闷、失眠多梦、恐惧多疑、肢体麻木乏力、经血不足的人,“地筋”就比较软弱无力,甚至有时候都摸不到。还有50岁以上的男士、平时爱喝酒、房劳过多、性功能低下的人,“地筋”往往又粗又软,就像没绷紧的麻绳。
那怎么根据“地筋”的不同状态来按揉呢?如果“地筋”比较硬,就用手的大拇指从脚跟开始,向大脚趾方向依次弹拨。要是“地筋”摸不到,就先用拇指指腹沿着脚掌内侧,从脚跟向大脚趾用力推摩,多推几次,等“地筋”抻开了,再用拨法。如果“地筋”软得像麻绳,可以先用手反复扳脚趾,拉伸一下“地筋”,然后再用拇指按摩。每晚睡觉前,用拇指按揉这条硬筋15分钟,能养肝、放松全身,特别舒服。
除了用手按揉,还有一些别的方法可以刺激“地筋”。你可以两脚并拢直立,反复踮起脚跟,这样也能拉伸“地筋”。或者采取蹲位,踮起脚跟,往前走几步;也可以两膝跪地,臀部坐在脚跟上,匀速往前走。每次泡完脚后,再牵拉揉按“地筋”,效果会更好。
其实,人体很多部位都和“筋”有关。比如膝盖,中医里叫“筋之府”,经常走走路就能养筋。胆经上的阳陵泉穴是“筋之会”,经常拨动它能缓筋。脊椎督脉上有“筋缩”,可以用掌根多揉按几下抻筋。膀胱经上的“承筋穴”,握拳点按几下,能散筋。
总之,按按足底的“地筋”,对身体好处多多。大家平时可以多试试这些方法,让身体更健康,更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