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养生:几个简单的按摩小技巧
- 中医养生
- 2025-10-18
- 44热度
入秋后,天气逐渐转凉,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。虽然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感觉舒适,但"秋燥"确实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困扰,比如皮肤干燥、口干舌燥、便秘感冒等。不过别担心,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在家就能做的自我按摩方法,简单易学,帮助大家轻松应对秋季的各种不适。
按压承浆穴,缓解口干舌燥
秋天最容易感觉到的就是口干舌燥。这时候可以试试按压承浆穴,这个穴位就在下唇正下方的凹陷处。用食指按压这个位置10-15次,力度要适中,感觉到微微酸胀即可。这个方法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,缓解口干的感觉。特别是在不方便随时喝水的时候,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帮上大忙。

按摩鼻部,预防秋季感冒
秋天是感冒的多发季节,中医认为"肺开窍于鼻",保护好鼻子很重要。这里有两个小方法:一是"摩鼻"——先将双手搓热,然后用指腹在鼻梁和鼻翼两侧上下按摩50次;二是"浴鼻"——早晚用冷水敷鼻子,或者将鼻子浸入冷水中片刻。这些方法能增强鼻黏膜的抵抗力,让我们少感冒。
揉腹促排便,改善秋季便秘
由于天气干燥,很多人在秋天会遇到便秘的问题。这里推荐一个简单有效的按摩方法:每天睡前或晨起时,先将双手掌心搓热,然后以肚脐为中心,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30圈。注意力度要轻柔,速度要缓慢。这个方法能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改善排便不畅的情况。

鼓漱生津,保护肠胃
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,可以做做这个动作:先像嚼口香糖一样活动下巴,然后闭口,用舌头抵住上颚,鼓动脸颊100次,待唾液充满口腔后,分三次慢慢咽下。这个动作不仅能促进唾液分泌,还能增强胃肠的血液循环,帮助消化吸收。
按摩脚底,提升整体健康
我们的脚底被称为"第二心脏",这里汇集了全身各个部位的反射区。每天早晚各花几分钟,用大拇指按揉脚底100次,从脚跟到脚趾,覆盖整个脚底。这个方法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,增强免疫力,对秋季养生特别有益。

常搓虎口,缓解各种不适
虎口处的合谷穴是个很实用的穴位。当出现牙痛、咽喉肿痛、便秘等"上火"症状时,可以多按揉这个位置。按摩时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虎口,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,次数不限,随时随地都可以做。
轻敲眼眶,帮助肠道蠕动
早餐后的10-15分钟是按摩的好时机。用并拢的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,以指肚轻轻敲击眼睛正下方的颧骨位置,持续几分钟。这个时候大肠经最为活跃,适当的刺激能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排便。
这些按摩方法都很简单,不需要任何工具,在家就能完成。关键是要坚持每天做,把它们变成日常习惯。当然,如果身体有特殊状况或疾病,最好先咨询医生。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舒适健康的秋天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