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开这8种错误跑姿,跑步不伤身还更轻松

想要跑得健康、跑得长久,光靠热情和毅力可不够。跑步姿势不对,不仅容易受伤,还越跑越累。不管是刚入门的新手,还是已经跑了一段时间的朋友,学会识别和改善错误跑姿,都非常重要。下面这8种常见问题,快来看看你中了几条?

步频太慢

步频就是你每分钟跑多少步。步频慢,往往步幅就得变大,导致落地时冲击更强,膝盖压力大,还特别浪费体力。建议慢跑时采用“高步频、小步幅”,跑起来更轻松,也更保护膝盖。

膝盖伸太直

落地时如果小腿伸得太远、膝盖绷得太直,冲击力会直接传到膝盖,容易引发疼痛。正确做法是脚在身体重心下方落地,膝盖微微弯曲,才能有效缓冲。

身体向后仰

有些人跑起来上半身会不自觉地后仰,这其实是在和自己“对抗”——抵消掉向前推进的力。长期这样跑,容易腰酸背痛,还会让腿更吃力,甚至越跑越粗。保持身体微微前倾,跑步才会更省力。

含胸驼背

跑步时弯腰驼背,会限制你的呼吸,胸腔打不开,吸气吸不深,很容易喘不上气、跑不动。记得挺起胸、背伸直,才能跑得更顺畅。

膝盖向内扣

尤其是女性跑者,有时候跑着跑着膝盖就往内撇了,甚至两膝还会互相碰。这通常是因为臀部和核心力量不够,导致骨盆不稳定。长期这样跑,膝盖和髋关节都容易受伤。平时多练练平板支撑、臀桥,能有效改善。

过度折叠小腿

除非你是跑短跑,中长跑根本不需要拼命向后踢小腿。过度折叠只会让小腿肌肉更快疲劳,跑得越来越累。轻松提拉、自然折叠就足够了。

核心不稳,屁股乱晃

跑步如果屁股一扭一扭、骨盆左右摆动,说明你的核心没发力。这样跑效率低,还容易导致下肢关节受力不均,常常一边腿疼、一边没事。加强核心训练,跑步时身体才能保持稳定。

呼吸又浅又乱

很多新手跑者喘不上气、容易岔气,问题就出在呼吸上。呼吸太浅、节奏混乱,身体缺氧,自然跑不下去。建议配合步伐建立呼吸节奏,比如2~3步一呼、2~3步一吸,尽量用鼻子和嘴同时深呼吸。

跑步是一件快乐的事,别让错误的姿势拖累你。慢慢调整、循序渐进,你也会跑得越来越轻松、越来越健康!